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五十九 徐节仲车 明 · 孙承恩
 押词韵第三部
孝不为名,廉不矫世。
吾尽吾心,吾安吾义。
晚膺荐书,乐育多士。
训告数辞,听者兴起。
魏彦成知郡寄惠漂布 宋 · 王庭圭
江南渡头浣纱女,年年舟上织白苧。
织成还自漂江沙,女手纤纤白于布。
水边时有钓渔人,何异淮阴漂轻絮。
一饭能识韩将军,不负平生名漂母
州西寒士衣百结太守怜渠心甚切(三字原作□□,据李本、傅校改补)
为作絺(三字原作□作綀,据李本、傅校改补)衣倒接篱,炎官火伞方张设。
恨无青丝白玉鞭,醉骑白马踏江月。
谁知南国任公子,留待深冬禦霜雪(自注:昔徐伸车为山阳教官太守程公见其衣敝,以新衣易之。仲车因思南齐任昉之子冬衣絺绤,遂用其事作诗以谢。漂布亦暑服,比絺绤尤精奇,故复用之。)
路朝奉新居 其一 北宋 · 徐积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世俗纷纷事总虚,诗翁今作逸人居。
勤穿东地缘栽竹,喜占明窗为著书。
近市好赊春肆酒,就淮仍买晚罾鱼。
忽撑小艇来西郭,不问皆知访仲车
哭张六 北宋 · 徐积
张六子庄死矣!十一月十三日夜四更时,用素服望其所居哭之,哭且为诗。明旦涕泣以书,使孤甥、老老致于柩前。呜呼哀哉!
欲视目已瞑,欲语口已噤。
欲动肉已寒,欲书手已硬。
惟有心上热,惟存心中悲。
此热须臾閒,此悲无休时。
所悲孤儿寒,所悲孤儿饥。
苦苦复苦苦,此悲遂入土。
陈吏部诗后元祐六年二月 北宋 · 徐积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七、《节孝集》卷二八、《大观录》卷三、《珊瑚木难》卷三、《石渠宝笈》卷二九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
吏部彭城陈公在仁庙时,以御史奉使关中,某以故人子见公,又见之于河内
其后五十年,见公孙于淮南,于是获其诗稿,伏而叹息,盖不敢少有述焉也。
即幸有如平日,公父党,教之读诗可也,如与之书诗,则未可也。
元祐六年春二月十三日山阳徐积谨书。
赵殿院 北宋 · 徐积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六、《节孝集》卷三○、《淮郡文献志》卷一八
月日,乡贡进士徐积以两耳病聋,不敢走伏节下,谨再拜授仆人献书运使殿院执事
前年尝为台官者,非阁下乎?
积思阁下之日久矣,虽病聋数年,亦未肯自废。
身居布衣,而志在朝廷。
闻天下有一利,未尝不欲兴之;
闻天下有一害,未尝不欲去之。
今有四事不敢与众人私议,谨与下执事公论之:其一曰明经不宜拘注疏,其二曰经分大小,其三曰二年一开科场不便,其四曰尊经抑进士
何谓明经不宜拘注疏?
去年朝廷复置明经科,议论者皆谓此科废来已久,朝廷能复之,是复古也。
于是穷经者与穷经者相告,未穷经者与未穷经者相告。
而穷经者日益穷经,未穷经者皆思穷经。
议论者以谓此科行之十年,古人之学可以复,而雕虫篆刻之学可以废也。
此岂非天下之福哉!
岂非万世之福哉!
今年乃见所谓明经条制,其对墨义帖经,对大义对策,分为八场,先四场对墨义帖经,后四场对大义对策。
其对墨义兼全引注文,其对大义亦具注疏本意。
此固朝廷欲求该博实学之一道也,然议论者皆谓此制与朝廷建明经本意不同。
朝廷本意,其大略盖患学者之失,文浮而少实,虽或口诵其文,而心昧其义,故特建明经科,使夫朴茂之伦,得以发摅其蕴。
今乃拘以注疏之说,则是朝廷不贵明圣人经义,贵记诵注疏而已。
且学者穷经,必先熟诵本经,然后观注疏。
若注疏之说是,则取之;
若注疏之说不是,虽一字不取
至如穷《春秋》,必先熟诵《春秋经》,然后观《左氏》、观《公羊氏》、观《谷梁氏》。
若左氏之说是,则取《左氏》;
若公羊之说是,则取《公羊氏》;
若谷梁之说是,则取《谷梁氏》;
若三《传》俱不是,则俱不取。
传且不敢,而况于注乎?
而况于疏乎?
盖注出于传,疏出于注也。
然大凡注疏虽多失少得,若其说不至迂繁,学者欲应此科,亦须勉强而记诵之。
今按一经之内,文下注,有倍于本文者,有数倍于本文者,有十倍于本文者,又有倍于本文而不可胜计者,而数不与焉,使学者如何而记诵之?
然而必不得已,积日累月,劬劬劳劳,虽无用之说,百千万亿亦可记诵。
但恐学者劳而无功,博而寡要,非英儒之学,腐儒之学也。
自非有为之士,则不肯穷经,则不肯拘注疏。
朝廷必欲使之拘注疏,则自有诸科。
今既建所谓明经科,则不宜拘以注疏。
若必拘以注疏,虽其人负孟子之道,韩退之之文,亦恐无能此科矣。
且朝廷建此科,必欲人应之也。
今诸科举人,虽能唇腐齿烂,记诵注疏之说至精至熟,然而并不知经义。
穷经之士,但明圣人之道,而不能记诵注疏,则此科将使何人应之哉?
则是朝廷有复明经之名,而无复明经之实也。
谨按汉之学者皆能精通一经,其时固未有注疏,其所谓精通者,或得之于心,或得之于师,精通圣人经义也。
故其所学如此者,于行事如何?
其列于史传,其见于后世如何?
以此论之,责其通,不责其实,贵其要,不贵其多。
盖精者不博,博者不精,此事之常也。
至于商农之业,百工贱技,皆如此也。
唐之啖、赵、陆淳,此三人者可谓明经矣,于圣人之道可谓有功矣,然而解《春秋》多不取三《传》,而解己意,而况于注疏之说乎?
故后之学《春秋》者,必自啖、赵始。
此皆前世穷经已然之效也。
自唐虞以来,简策所载,天下治乱之本,未尝不系取士之得失也。
而士之所学,系上之教何如尔。
以此观之,朝廷固当养育天下英才,使之不为腐儒之计也。
且朝廷亦尝置说《书》科,亦何尝拘以注疏?
故近年多得其人。
为朝廷计者,莫若取说《书》科条制,仍以朝廷建明经本议,再详酌而行之,以塞天下之望,以网罗天下之英杰,以为万世不刊之法,岂不盛哉!
岂不快哉!
此一事也。
何谓经分大小?
近降明经条制,《毛诗》为中经,《周易》为小经。
议论者以谓《毛诗》恐不宜为中经,宜列为大经。
《周易》若据字数,诚合为小经,若据经义,得列为大经。
又曰:圣人之经不必分大小。
其三《传》、《春秋》亦不宜各置科,只宜特置《春秋》科,使引三《传》解之而附以己说。
今置科,若以《春秋》为名,则是尊经之义也;
若以某氏传、某氏传为名,则近乎弃经任传之义也。
董仲舒守《公羊》,刘向守《谷梁》,歆守《左氏》。
此三人者,于《春秋》各守一传,故不能大明《春秋》之道。
此先儒之弊也。
其《孝经》、《论语》,此二者,圣人言行之书,恐不宜为帖经。
《孟子》醇乎醇者也。
此三者,并宜附于《易》科。
《尔雅》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宜附于《毛诗》科。
诸所附者,皆问大义。
谨按帖经所起,盖自唐初刘思立考功员外郎,遂奏明经加帖,甚非古也。
亦尝应进士,举其帖经墨义,但互相传写一本尔。
科场之内,有同儿戏,何益于事哉!
其帖经,不若罢之。
此二事也。
何谓二年一开科场不便?
常行陕西道中,亲见西川举人多是徒步,或自提挈,或十数人共顾一仆役,其甚者破产业。
而未及至半路,或滞霖潦,或不幸而有疾病,故有不得应举而归者。
虽应得一举,亦受尽艰险。
今又二年一开科场,则其远方孤寒,益受其弊也。
然又有大不可者,今之为进士者,多是不肯治经,但于经史之内摘拾题目,及赋中要用事迹,其甚者只是记诵近年词赋策论,及诸家类题,以为茍进之计。
今又二年一开科场,宜乎学者尤不暇治经,尤为茍简之计。
以此论之,且宜仍旧四年一开科场,或三年一开。
若三年一开科场,亦宜于转运司类试。
夙闻朝廷亦尝议转运司类试,今诚能如此,以一路州府军监解额,定为转运司解额,使天下举人只就本路转运司试,不惟便于远方孤寒,天下举人皆便也,而又可以革寄应之弊也。
且天下举人,所以多就开封府寄应者,亦无他,盖为本土解额人数少。
今天下解额又减其半,则是开封寄应者益多,而举人之冒法者愈甚也。
今若转运司类试,总一路解额,解额既广,则人皆便之。
是可以革寄应之弊也。
福建路举人最多,故倍于他路,只宜各在本州试。
图天下之便者,不必同也;
拘一路者,必妨天下也。
此三事也。
何谓尊明经进士
近降明经条制,其十通者乃得比进士第一甲。
进士及第,自三人已前,便得大郡通判,只是一赋之功。
其恩例在明经之上,恐非朝廷尊经重道,劝天下之本意也。
谨按明经所学与进士所学,浮实大不同。
进士恩例,宜乎杀于明经
当此之时,正宜尊明经,抑进士
凡此四事,实关天下大利害,固学者之所宜究也。
古圣人之为君,古贤人之为臣,虽愚夫愚妇,刍荛贱人之言,未尝不取而行之,未尝私己之好恶而妨天下之公也。
至于后世则不然,虽有可用之谋,可行之议,恶其策不从己出,往往沮而不行。
但欲行己之谋,售己之说,恶其议之异于己者。
此皆不公于朝廷,不顾天下利害也。
然而岂能掩天下之公议哉?
岂能掩万世之公议哉?
徒自大其非耳。
今阁下为朝廷耳目之官,所言所行者,当思至公之道。
则积之所言,合天下之公言,愿阁下早为之所。
幸甚。
乞与苏洵定谥劄子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四、《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八七(第二册第一六五五页)、《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五
臣窃见国朝故事,臣僚三品以上方许赐谥。
其有抱道蕴德、声实俱高者,官品虽未及而法亦得赐。
邵雍官止校书郎元祐二年赐谥康节
徐积宣德郎政和六年赐谥节孝
此祖宗尊贤尚德之意,不专以品秩崇卑为间,其旨远矣。
臣伏见故校书郎、文安县主簿、编脩《太常因革礼》苏洵学综六艺,词杂百家,通于王政,达于权事。
方时燕安,中外以兵为讳,独著书极论为国之大计与制虏之长策,皆指事切理,不为空言。
欧阳修一见太息,比之荀卿,而韩琦亦谓虽贾谊不能过。
王安石恶其异己,指为战国纵横之流,天下不以为然也。
晚沾一命,订礼容台,浸乡于用,不幸赍志没地。
独其书伟然配、雄以传,而尤加器重,以为「文追典诰,论极皇王」。
自斯言之出,学者益以尊信,非若专门浅局之士,好高泥古,于用则疏者之比也。
仰惟陛下恢洪远猷,崇尚实学,如洵之贤,宜在褒表,轼、辙先已蒙恩,并得美谥。
易名之宠止及其子,尚遗其父,推本而言,于义为阙。
臣于庆元元年馆职日,尝因赐对乞将范祖禹常安民、张廷坚等一处定谥,即蒙圣慈开可,付外施行。
今者忝贰秩宗,实司邦礼,怀有未尽,不敢隐默。
兼本州守臣刘光祖见行陈乞,欲望睿明特饬攸司,参照邵雍、徐体例,与定谥,以示朝廷尊贤尚德之意,其于治道,不为无补。
江韬叔诗后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苏堪苦说江锼叔,能表幽潜意自长。
教外师传空倚著,卷中天地太悲凉。
仲车狷介有深性,无已赓酬稀抗行。
成就若为身世定,独行此士信堂堂(后山自苏、黄后,所与游者多悉平流,故其酬唱,不能如苏、黄之胜。韬叔所交,亦未能无所憾也。)
蒋文学三首(蒋自号芦溆渔邻 其二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庞眉鹤发一诗翁,肯伴渔夫理钓筒。
芦溆柳塘新涨外,竹篱茅舍晚烟中。
乡书再捧衣犹白,村酒频沽颊借红。
万事无言归一笑,仲车元不是真聋。
徐积乞与改官奏元祐初 北宋 · 蒋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淮郡文献志》卷二二
臣窃见楚州同进士出身徐积,少孤,事母至孝,得于天性。
初以进士贡有司,不忍去其母,遂徒步携载,羁旅以入京师
母死,水浆不入口者七日,庐于墓侧,食粥三年,瘠毁之貌,见于形色。
逮终丧至今,犹设几筵,温凊告面,如事其生。
按自治平中登科,以耳疾不仕,寓居佛寺,闭门不出。
一布袍二十馀年,饘粥不继,而不改其乐,有所馈遗,皆却而不受。
今居本州州学,见充教授,月得供给,自奉甚薄,而斥其馀,以周亲旧之不给者。
臣久在本州,察其所为,出于至诚,古之所谓孝廉者,未能远过。
至于读书为文,长于理趣,辩论慷慨,壮而不屈。
楚俗本薄,今乃近厚,实化之。
楚州尝据众状敷奏,以应赦书之求。
伏蒙圣慈怜其节行,加赐粟帛,然犹未尽旌贲之义。
已系进士出身,偶以病废,其学行足以为四方表率。
欲望朝廷特赐考察,与改官本州州学教授,使得微禄,以终其身。
如此,庶几下以助四方敦风砺俗之方,上以见朝廷表贤显善之意。
按:《节孝集》卷三二《附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乞与徐积改官再任楚州州学教授元符三年六月 北宋 · 蒋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四○(第五册第四七九五页)
词学登科,久不仕宦,退居山阳,以清节笃行为乡里所高。
顷奉朝命,俾就充州学教授,博闻强识,士论归服。
以今岁满罢任,尝乞致仕,不报,前后从官荐举自代者不少。
欲望朝廷特与改官再任,不惟东南士人有所矜式,且以崇奖名节,劝励风俗。
徐秘校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八、《长兴集》卷二○
某再拜:前日承书,日思所以答,而愚者方病不能有所立,浮沈俯仰,日入于不肖,将自惩艾之不暇,尚安仲车之敢谋也?
虽然,某尝以谓今之为士,无田亩以为之食,无以为之衣,不可遂弃骨肉之养而死亡之是蹈,则犹未免乎有求于人也。
未免乎有求于人,择于人之可为者,不出于仕禄,则将何适而不枉?
盖士有不得已,而势必出于仕,则无怪于上之人遇之不以道也。
士固有时至于此,故其上不急察察之誉,而下不嫌于为利。
夫以进为近于利者,其退不过谓之廉。
君子进退不居于斯二者,则庸不谓之非义耶?
某之所以自处者如此,固以为甚污。
然不敢舍其所安,而求高乎虚辞,仲车亦有以教之耶?
某再拜。
有感二首 其二 壬寅 清 · 郑珍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巢经巢诗钞前集卷六
太祝瞎无翳,仲车聋有灵。
海澄何日见,世议皱眉听。
烽火通龙国,楼船断鲒亭
黄头方选壮,鸡肋愧刘伶
北斋书志示儿辈1202年4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初夏佳风日,颓然坐北斋。
百年从落魄,万事忌安排(自注:徐仲车安定先生莫安排之教,所学益进。)
乡俗能尊老,君恩许赐骸。
饥寒虽未免,何足系吾怀。
村舍杂兴五首 其二 1205年1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坚卧非由病,端居不是斋。
世情元自薄,人事固多乖。
晨饭炊稊米,宵行点豆䕸。
昔人言可用,第一忌安排(自注:徐仲车有请问于安定先生先生曰莫安排。)
朱长文行实记 宋 · 朱梦炎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二
公姓朱,名长文字伯原
其先越州剡人,世仕吴赵。
祖亿,宋太宗内殿崇班閤门祗候,知邕州,累赠刑部尚书
开封苏州,又为苏州人
公绰光禄卿、知舒州
长文方在娠,所生周夫人梦覆锦衾,或曰:「是生子能文矣」。
长文十岁能属辞,读书辄竟夕。
泰山孙明复授经,于太学书无所不知,尤邃于《春秋》。
博文强识,笃学力行,年十九,擢嘉祐四年乙科进士第
吏部限年,未即用。
公绰守彭,长文不俟燕归,州人荣之。
既冠,授秘书省校书郎、守许州司户参军
以坠马伤足,不肯从吏趋。
郊祀,公绰欲以任子恩丐长文幕官长文推与其季从弟。
丁父忧,家居凡二十年,筑室郡治西偏故吴越钱氏金谷园知州章岵表曰「乐圃」,乡人遂称为乐圃先生
郡将监司莫不造请,谋政所急。
士大夫过者必往见之,以后为耻,名动京师
元祐中,起为本州教授
州有两教授,以长文故也。
同举者楚州徐积福州陈烈,时号三先生
长文早岁作《东都赋》,论者谓不减班、张、太冲。
其教人先经术而后词章,授学者《春秋》、《洪范》、《中庸》无虑数百。
先是,范仲淹始建州学,岁久堕废。
其子纯仁以侍郎制置江淮漕事,复请脩搆,长文有力焉。
中水灾,长文陈疏浚之利。
不果行,又作《救荒议》四篇,上知州黄履行之,民赖以安。
历五考,召为太学博士,著《释问》以见意。
绍圣间,改宣教郎,除秘书省正字,兼枢密院编脩文字。
元符初卒,年六十。
哲宗嘉其清,赙绢百匹。
丧归,州人迎于境上,博士米芾为表其墓。
长文资禀忠朴,虽在布衣,慨然有用世之志。
暨出仕,以田畴委诸弟,惟藏书二万卷于乐圃,且曰:「以此遗子孙,不贤于多财耶」!
所撰《春秋通志》二十卷,远稽董生、刘歆所论之偏,而本之于孔氏,旁采程门兄弟立言之要,而充之以自得。
又有《书赞》、《诗说》、《易辩》、《礼记中庸解》、《琴台志》、《琴史》六卷、《苏州续图经》五卷,又撰次古今文词,为《吴门总集》二十卷,《乐圃文集》一百卷。
书效颜鲁公法,所集周穆王以来金石遗文、名人笔迹,作《墨池阅古》二篇藏于家。
其叙《琴史》有曰:「方朝廷成太平之功,制礼作乐,比隆商周,则是书也岂虚文哉」!
其志槩可见矣。
从子良在《忠义传》。
五世孙󱟌炎志。
按:《琴史》卷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登太平馆楼六十韵庚辰 明 · 张宁
七言排律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方洲集卷十三
飞楼缥缈入苍穹,西望长安意已通。
天地有恩同覆载,华夷无处不朝宗。
辽阳东下三千里,华岳西连百二重。
金阙玉关严虎豹,白旄黄钺定罴熊。
漠南远道烽烟绝,蓟北诸屯保障雄。
寰宇总膺周典则,舆图尽属汉提封。
九成韶乐仪群凤,五色祥云驾六龙。
上苑韶华宽似海,贵游罗绮烂如虹。
编摩自古元无地,继立生民未有功。
万国梯航驰玉帛,千家门第动歌钟。
化行九服垣墉外,人在三王礼乐中。
亿载不移高帝业,两京齐出至神工。
荒言却笑庄蒙叟,欲赋应须左太冲
身使殊方思莫及,心悬天府睇难穷。
由来东土文风好,自昔中朝锡予隆。
藩屏皇家崇节度,仪形圣范恤疲癃。
内承畿甸民嘉靖,外控边荒地激冲。
八道分符循俗美,重门击柝备时凶。
路穷水陆乡音别,春满乾坤景色同。
鸡犬人家延四野,烟霞山郭亘千峰。
流年又逐阳和换,微物均为造化容。
原隰条桑初展绿,池亭佳杏已迎红。
空林土润人参长,远岛沙平蛤丰。
芳草欲迷归客思,苍苔不锁旧游踪。
溪流残白春前雪,柳折新黄夜半风。
竹外凉阴晴琐碎,梅边香霭晓䑃胧。
园明桃李蜂蒸蜜,野旷苹蒿鹿养茸。
花落花开如剪绮,人来人去类飞篷。
兴来倚槛吹长笛,坐久巡檐策短筇。
高绝欲窥徐市国,清虚浑憩武夷宫
扶桑析木疑相近,方丈瀛洲信易从。
拟跨龙骧超汗漫,还期鹤算等崆峒。
围香帘幕流苏绕,环翠阑干锦縠丛。
入座有情看燕舞,过窗无语讶莺慵。
光生殿阁留宸翰,喜溢街衢结䌽绒。
何处村田闻社鼓,几家庭院启雕栊。
清泉门巷幽居雅,白石岩扉古刹崇。
似有忽无岚气入,轻寒乍暖日华融。
层冰绝壑长宜夏,高岭孤松久耐冬。
游猎只应多雉兔,樵苏元不禁儿童。
川原缭绕遐堪瞩,人物奇饶秀所钟。
革履长衫供役妇,卉衣陡笠没官佣。
府中戍鼓趋群吏,苑外鸣笳练小戎。
乡媪入城输土布,地炉烧火铸山铜。
越裳重译关津便,鲁国多贤士类充。
天际楼船来海贾,雨馀阡陌劝耕农。
海门潮落腾天马,沙碛尘清见断鸿。
马邑冈陵知远近,凤山榛莽共溟濛。
临屯旧接真番界,平壤遥连灞水东。
箕子荒祠碑崒嵂,高丽残戍石巃嵷。
古今不尽登临恨,形胜都归磊块胸。
问俗欲寻吴季子,不才深愧宰周公
卯金纵阅登天禄,伯玉藏书满射洪
论事自惭杨子吃,通时翻慕仲车聋。
沈沦每笑沟中木,宣畅谁弹爨下桐。
胜览直须探蕴结,高攀未许叩穹窿。
境当妙处巧相会,情到尽时偏是浓。
凉露写诗银管湿,夕阳催酒玉瓶空。
吟成转觉孤怀爽,醉后仍嫌两鬓
莫怪凭轩重眺远,喜因风物时雍
按:天顺四年春余奉上命使朝鲜登高望远之际缅怀帝都流览王国天时人事景物山川幽显虽殊心目俱至其间留连悲啸之情盖有出于吊古询风之外者虽余亦既知之然兴发成章政自不能不尔也弃华用实文献之地宜有同余心者焉姑书之以记岁月云耳
次韵徐积1085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
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先须问子来。
但见中年隐槐市,岂知平日赋兰台
海山入梦方东去,风雨留人得暂陪。
若说峨嵋眼前是,故乡何处不堪回。
次韵徐仲车1092年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
恶衣恶食诗愈好,恰是霜松啭春鸟。
苍蝇莫乱远鸡声,世上谁如公觉早。
八年看我走三州元丰八年予赴登州元祐四年杭州,今赴扬州,皆见仲车。),月自当空水自流。
人间扰扰真蝼蚁,应笑人呼作斗牛。
泰山 其一 明 · 成侃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真逸遗稿卷之二
余友任子深。数称秦继周有至孝。携老母。居全罗之泰仁县。居有山水之乐。故以二乐名其亭。杂植花竹。凡所以娱亲之具。无不备焉。日陪其亲。嬉于亭上。左挈几杖。右执壶觞。依依然若不忍一日离于左右者。昔徐积不仕。孝行称于千载。今继周之行。其有类徐之为者非耶。感叹之馀。因作十章。未句用骞者。所以冀秦之登用。以施所蕴也。
泰山有君子,至行谁与论。
牖民一何易,乡关遍深仁。